首年 第五十八天

謙卑求智慧

「不要自以為有智慧,要敬畏耶和華,遠離惡事。」(箴3:7)

「富足人自以為有智慧;但聰明的貧窮人能將他查透。」(箴28:11)

人要尋求智慧,首先,要放下認為自己已經有足夠智慧的想法。自以為有智慧的人,常是倚靠自己的人,可能是自以為有學識的。這跟富足人自以為有智慧,有點相似。有錢的人通常倚靠錢財,他們不一定是倚靠自己,但他們容易陷入「有錢萬事足」的迷惑之中,因為錢財往往可以實現人不少的願望。倚靠錢財的人們,頭腦可能較為簡單;所以,聰明的貧窮人可以把他們看透。不論如何,自以為有智慧或依靠錢財的人,都顯示出沒有一個謙卑尋求神智慧的心態。

神「給正直人存留真智慧」(箴2:7上)。這種智慧,是否天降下來的呢?當然不是。智慧是需要人去尋求和尋找的。的確,神為正直人存留真智慧,這是神應許的部份;但人的部份卻是由敬畏神,恨惡邪惡,並認真尋求真智慧開始。聖經中的智慧,是務實的智慧,更是從神而來的智慧。因此,經文提到:要敬畏耶和華,遠離惡事。對於信徒來說,智慧不單只是經驗的累積,更是由敬畏神而來的。這不是空談的敬畏,而是去瞭解神看為邪惡的東西,恨惡它們,繼而遠離它們。信徒瞭解神的判斷,能夠擴闊自己的眼光,增長知識。

但敬畏神以致遠離惡事,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甚至可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。舉例來說,一個人由不認識神,到認識神;這已經是一個過程。認識神,以致到敬畏神,又是一個過程。由真神的指引,去辨明善事和惡事,要很多思考;要遠離惡事,往往先需要恨惡邪惡,這需要人有意志、毅力、恆心和努力,也可能須要改變不少的壞習慣。信主的路是漫長,不能急於求成的,但也不可以懈怠散漫,而是要靠主逐步成長和改變的。

思考問題:

1) 你樂意不時尋求神的判斷,以擴闊自己的眼光嗎?如果你樂意的話,有甚麼需要調整自己的呢?

2) 你覺得自己在認識神、敬畏神,辨明善惡、恨惡邪惡,遠離惡事的過程中,現今在哪一個階段呢?你有毅力去靠主再進一步嗎?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