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年 第一百零二天
生命的责备
“听从生命责备的,必常在智慧人中。弃绝管教的,轻看自己的生命;听从责备的,却得智慧。” (箴 15:31-32)
经文中两次的 “责备”,都同样用了一个字tokachath,也包括 “斥责,纠正,惩戒,论点、论证” 的意思。笔者理解,生命的责备,是指可以带来生命的责备。因此,责备可以分为两种,一种是令人无望、绝望的责备;另一种是带来希望,使人积极,走向生命之道的责备。使人绝望的责备,当然要坚决拒绝它。但神的命令和吩咐,是要使人得生命的;祂也鼓励我们要选择生命。这两节经文同样指出了智慧人的一个特征,就是听从生命的责备。智慧人渴望纠正自己的错误,消除自己的愚昧,并想从过去的痛苦中有所学习,以致能够有更多的智慧,并且喜乐地行在属神的道路之中。但愚昧人听到了生命的责备,也可能会觉得不顺意,而弃绝它。
在丰衣足食的社会中,人们很容易看重尊荣、面子等;所以,一般来说,就是怕别人的责备,尤其是公开的责备。因此,在不少的社会中,就出现了讲表面,求面子,并忍耐和包容问题等的现象。久而久之,这就孕育了大量逃避问题,包括不愿意正视自己问题的人。如果信徒群体出现这种情况,愈多的聚会,就只会使人变得更加愚昧。在这情况下,听从责备的智慧人,就可以组成一个小群体,彼此鼓励和提醒。
经文指:“弃绝 (别人) 管教的,(就是) 轻看自己的生命”。因为当自己有错,却拒绝他人的纠正或责备,最终只会使自己的问题扩大,甚至使问题倒过来,使人走上灭亡之路。弃绝管教的第一步,就是拒绝面对自己的问题。相反,面对自己的问题,处理里面逃避问题的倾向,就是听从生命责备的第一步。信徒可以祈求耶稣加添自己的心力,祈求主的智慧临到,消解所出现的难受的情绪,以听从生命的责备,使自己有动力去处理自己的问题,继而坚定地走上属神智慧的道路中。
思考问题:
1) 你能够分辨哪一种是生命的责备,哪一种是致死的责备吗?两者有所分别的关键是甚么呢?
2) 你觉得自己有逃避问题的倾向吗?如有的话,你想怎样靠主解决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