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年 第一百四十三天
以智慧为乐
“愚妄人以行恶为戏耍;明哲人却以智慧为乐。” (箴10:23)
早前提到:人要听从生命的责备,就得智慧。但在人接受责备时,往往很难快乐;不过,当人接受智慧之言时,因为有所得着,就可以快乐了。就如有过错之人,学会纠正之途,不会再错;这往往都是令人高兴的。结果,行事有智慧,使人得拯救、得高升。这些情况的出现,自然会令人快乐。读者可以感受一下,在过去默想和实践圣经中,是否为自己带来心灵的满足呢?如果有的话,你很可能是一位正在寻求和理解真理的 “明哲人” 了。
本日经文有鼓励人寻求智慧,并成为自己习惯的意思。当然,另一类 “愚妄人” 也有他们的习惯。“愚妄人” 原文kesil,也可以翻译为 “愚昧人,头脑简单的人,狂傲人”。与有聪明智慧相反的,就是 “头脑简单的人”,意思是他们往往看表面,看即时的回报,甚至看重带有邪恶的小聪明。“戏耍” 原文sechoq,也可以译为 “运动,嘲弄”,即 “为……活动而获取满足”,也是经文中 “为乐” 的意思。换句话说,愚人以行恶的活动,以获取满足感。他们经常行恶,不一定是杀人放火,却可以是以邪恶的小玩意去娱人娱己。
相反,“明哲” 或 “有理解力的” 人,却以学习或运用智慧为满足的来源。“明哲”,即前文的 “聪明” (箴14:29) 原文tebunah,也可以翻译为 “有洞见、理解、有知识、道理、通达、辩论,技巧”。因此,聪明和智慧带给人的满足,并不等同于小把戏、小玩意的,而是一种较深层的心灵满足。如前段所提到的例子中,当信徒接受过生命的责备,遵从了,就有心灵的快乐,因为得着了智慧。再进一步,明哲人所追寻的智慧,是乐意跟人分享的。明哲人和愚妄人,两者的习惯是很不同的,形成了强烈的对比。
思考问题:
1) 你渴望以属神的智慧为乐吗?如渴望的话,可以举一个惯常例子吗?
2) 愚妄人如果要相信耶稣,起步点可以在哪里呢?又,他们可以怎样开始改变自己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