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年 第一百五十八天
分辨不同的知识
“论到祭偶像之物,我们晓得我们都有知识;但知识是叫人自高自大,惟有爱心能造就人。” (林前8:1)
上文指出,不是所有知识都适合信徒。经文的下文写到:偶像算不得甚么,祭偶像之物更没有甚么属灵的价值;不过,有些人习惯拜偶像,信主之后,就很想跟一切与拜偶像有关的东西了断。结果,他们不想吃祭偶像之物;这在良心上是正确的。但当时,有一些信徒认为:既然偶像不算甚么,吃祭偶像之物也应该没有任何问题吧。保罗指出:如果信徒任意在拜偶像的庙内吃喝,就真的有问题了。因为如果有初信者,刚从拜偶像中回转归向真神的,见到有信主的人,在异教的庙宇里吃喝;他们可能会误以为一边信耶稣,也可以一边拜偶像。
保罗在此提出一个很重要的原则:知识的运用重要,但以爱心造就人更加重要。他更进一步指出:偶像本身虽然不算甚么,但外邦人所拜的偶像背后,其实是祭鬼、祭邪灵,是大罪恶 (林前10:20)。换言之,有一点点对与错的知识并不足够。信徒做决定前,要考虑全面知识,包括有关的后果、兼顾别人的理解等,才能正确无误。
再者,这经文指出知识的主观性。那就是说,对某些人来说是正确的知识,对于其他人就可以是错误的。引申而言,信仰阶段中,有一些知识在某一个阶段中适合,但在另一个阶段中,就未必适合了。因此,信徒从耶稣得到了一些知识或智慧,也不一定需要跟身边的人分享。前文提到,信徒要以智慧与外人交往;重点是:甚么人适合甚么知识,往往需要先寻求主的指示或引导,才好去分享。
最后,信徒要了解有些坏知识之所以是坏的,可以因为它本身坏或不合适某些人。坏知识可以使人骄傲起来。好的知识若果落在坏心态中,也可以使人骄傲起来。信徒在追求知识的道路上,必须要不时分辨自己所领受到的知识,赶快把坏的、错误的,或是不适合自己的知识抛弃,免得受污染,免得使自己变得骄傲或自大。
思考问题:
1) 你觉得知识的好或坏,有时候是很个人化的吗?为甚么呢?
2) 从信仰的角度而言,你懂得分辨甚么是坏知识吗?如果你感觉到难以分辨,会怎样做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