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年 第九十九天

听从劝教,使人有智慧

“愚妄人所行的,在自己眼中看为正直;惟智慧人肯听人的劝教。” (箴12:15)

“你要听劝教、受训诲,使你终久有智慧。” (箴19:20)

上述两节经文中的 “劝教” 都是来自同一个希伯来文 ‘etsah,意思是 “建议、忠告、劝勉,献计、献策、计谋、计策,目标、计划”;简而言之,就是 “实际可行而有益的建议”。愚妄人眼看自己所行的都为正确,与 “自以为有智慧” (箴3:7上) 相吻合。愚妄人常常受困于自己思想正确,自我感觉良好的迷惑之中;相反,智慧人的心态,常有很大程度的开放思想,寻找和聆听外在实际可行而有益的建议和计划;因为他们不认为自己已经有了一切的智慧。当然,信徒对外开放时,不是胡乱地吸收外界信息,而是寻找有用和有智慧的建议。

其中一个人信主,但生命难有改变的原因,就是心思封闭。这封闭往往源于信主的人,觉得在未信主之前,或在不信的世界中,有很多可行和良好的建议、智慧和知识等,甚或比圣经中各种的教导更有价值。当然,有些人在成年之后才信耶稣,吸收真理的能力可能较差。他们也可能有 “先入为主” 的问题,因为小时候所学习过的,实在太牢固;再加上缺少深刻反省和自我改变的能力和习惯,以致即使有领受从神而来的智慧,却改变不了旧有差劣的思想和习惯。这些都是人难以接受从神而来的劝教的原因。

神有一个方法,使人可以有深刻的反省和改变,就是接受下节经文提及的 “训诲”,也即 “纠正、责备、惩戒” 的意思。错了,肯受纠正,人就自然可以进步。不过,人有时需要更强力的责备或惩戒,才会反省和改变。旧日的对,可以成为今日的错。例如,人们见到婴儿吮手指,觉得很正常;但看到一个成年人这样吮的时候,就不是这样想了。当旧有而不中用的被拆毁时,才能够建立新的。若信徒想自己不被惩戒都可以改变,就多多接受神的 “劝教” 而改变吧;这样的信徒是愈来愈快乐的。

思考问题:

1) 你觉得自己的心思够开放,可以接受从神而来的新事物和新智慧吗?若不够开放,你可以怎样靠主改变自己呢?

2) 你害怕被纠正,甚至受惩戒吗?如是者,你会怎样去更正自己的错误,而不停追求进步呢?

滚动至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