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年 第一百三十七天

積極面對責備

「一句責備話深入聰明人的心,強如責打愚昧人一百下。」(箴17:10)

「鞭打褻慢人,愚蒙人必長見識;責備明哲人,他就明白知識。」(箴19:25)

以上經文中的「聰明」及「明哲」原文都同樣是biyn這字。與日前的經文剛相反,聰明人很樂意接受責備,並且能夠從中獲益。本日有四項要點。一、負責任的人不怕責備。他們會分清楚自己和別人的責任,也明白到「智者千慮,必有一失」的道理,即是不管多聰明的人,雖反覆考慮,也會出現個別失誤。確實,人在世很難不犯錯;但犯錯時願意承擔責任的人,就不怕責備,因為他們會視之為改進自己的機會。

二、有自信的人不怕責備。當人對自己沒有信心,就容易把自己所做的某一個重要決定,看成為自己是否有價值的依據。相反,信徒不會因一次的無心之失而否定自己,或自視為失敗者;因為他會把自己的價值,並所面對的成敗或得失,稍微分開。有自信的人不怕無心之失,也不怕責備,因為智者有靠主改善自己的信心和決心。當人行在一條不斷改善自己的道路上,別人的責備,就成為推動自己改進的力量;錯誤愈少,自信心愈為增強。

三、人有強的分辨力,就能夠超越被責備時的負面情緒。當人聽到責備時,往往會感到不高興。聰明人能夠勝過一瞬間的不高興,繼而聽到責備中有用的內容。當然,不是所有責備都是對或是有用的,無用或錯誤的責備能夠清楚顯示出責備者的眼光、居心,甚至為人;這也是聰明人認識不同人士的好途徑。

四、會思考的人,更容易接受責備。上節經文指出:一句責備的話可以深入聰明人的心。換言之,聰明人是樂意思考的,特別在遇到挫折或自己出錯時。這一種愈遇到問題,愈多思考解決辦法的心態,正是聰明人的特徵之一;因為這又是長知識的時候。最後,上節經文指出,責打愚昧人,是無用的;因此,你不一定要指出愚昧人的錯失。

思考問題:

1) 你通常如何處理受責備時的不愉快感覺呢?同時,你樂意接受合理的責備嗎?

2) 你是一個愈多遇到問題,愈多思考出路,並因此而變得更有智慧的人嗎?為甚麼呢?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