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年 第一百四十九天

義人因知識得救

「不虔敬的人用口敗壞鄰舍;義人卻因知識得救。」(箴11:9)

經文中的「知識」,與前文的「知識」(箴24:5) 相同,原文da’ath,也有「知道、分辨、理解,技能」的意思。聖經中,不太多出現「知識份子」或相近意思的用字,更多出現的,卻是智慧人。筆者理解,聖經中的智慧人,有一部份就是本日經文所指的,有屬天知識的義人。值得留意的是,在聖經中,因神的知識而得救的義人,出現在不少的經文之中;所以,信徒要同時追求公義與知識。人單單有知識,並不能因此得拯救。經文中強調的「義人」,是秉行神公義之人。

真正信耶穌的人,不單只因信稱義,生命也會慢慢領受主耶穌的義。這樣,義人因知識得救,就可以實現在認定主耶穌是一切真知識源頭,遵從神公義的人身上。同時,是否增進屬靈的知識和神的公義,是信徒每日的選擇。

從經文的上半節,去理解下半節的意思時,「義人卻因知識得救」,也可能存在於人與人之間。首先,如果不虔敬可以污染人的話,神的公義更可以大大地感染人。義人需要刻意去尋找對象,分享神的公義。同樣,屬靈的知識也需要與渴慕的人分享。相反,向厭惡神的人,分享有關公義的知識,很可能會得到反效果。當然,在信仰路上追求的信徒,在接受屬靈知識的同時,也需要分辨對與錯、優與劣的屬靈知識。

經文的上半節指,不虔敬的人用口敗壞鄰居,指出了不虔誠的污染力。信徒必須要分辨身邊之人的影響力。若是感到自己信心小,或是對信仰的認識膚淺,就需要遠離一切使自己敗壞、使自己對神不虔敬的人。當然,如果你身邊有未信主的人,對你沒有任何信仰上的負面影響,反而樂意聽你的信仰分享;這類人是不需要疏遠的。或許,這些未信又沒有邪惡影響力的人,有一天,會因為你的分享而相信主耶穌呢!

思考問題:

1) 你有決心叫自己遠離一切不虔敬人的污染嗎?如果現實生活中,你難以遠離一些不虔敬的人,可以怎樣做呢?

2) 現在,你覺得自己的生命,需要在公義方面,還是屬靈知識上更多進步呢?又,你有甚麼相關可行的具體行動呢?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