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年 第一百四十天

成為值得信任的人

「行為純正的貧窮人,勝過乖謬愚妄的富足人。」(箴19:1)

「雇愚昧人的與雇過路人的,就像射傷眾人的弓箭手。」(箴26:10)

從以上經文中可見智慧和行為純正的重要性。首先、富足或貧窮,相對不太重要。雖然在上節經文的原文中,並沒有「富足」一詞;但是,翻譯聖經的人,很可能把「貧窮」相對照,而加上了「富足」一詞。這是給予唯利是圖、見利忘義的人,一下當頭棒喝。這節經文似乎要指責一些為自身利益而歪曲真相或真理的人。經文的意思很清楚:信徒不要貪圖不義之財,寧可貧窮而保守自己的純正。因為當人追求外在的成就、財富等東西時,難免會忽略內在生命的塑造。

上節經文中的「行為」或譯「行在」;「純正」原文tom,也指「誠信,完整、完全、全備,簡樸」的意思。換言之,行在誠信,完整、完全、全備,簡樸中的人,都是有福的,更勝過其他愚昧的人。當信徒追求清心時,行為就會變得純正。在一個著重追求金錢財富、唯利是圖,並欠缺誠信的的社會中,信主的人要反邪惡的潮流而行,就要有勇氣,也需要付出代價;持守這純正的人,有時候難免要變得貧窮。

上節經文中的「乖謬」由兩個字組成:一、是「乖」原文 ‘iqqesh,指「扭曲、彎曲、變形、歪曲」,包括指人「內裡有彎曲」的意思;二、是「謬」原文saphah,在此指「嘴巴,言語、說話」等意思。因此,「乖謬」在此指「扭曲人說話」的人;經文直指,這些人就是愚妄人,是下等人。相反,「行為純正」的人,包括在說話上謹慎,是不會扭曲別人說話的人。的確,蒙神賜福的信徒時常追求誠信、誠實和簡樸。最後,下節經文講得很清楚,愚人往往損人利己;所以,一個陌生、沒有純潔或沒有正直的人,是不值得別人信任的,在地上或天上皆沒有任何價值。

思考問題:

1) 究竟你是否願意在缺少利益的情況下,也堅持要在言行上有屬神的誠信和純正呢?

2) 你覺得自己是一個值得別人信任的人嗎?為甚麼呢?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