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年 第七十九天
兩種不同的道理
「我作孩子的時候,話語像孩子、心思像孩子、意念像孩子;既成了人,就把孩子的事丟棄了。」(林前13:11)
經文中的「意念」,原文logizomai,主要有三方面意思:一、計算或衡量;二、審議,考慮不同的理由;三、默想,判斷或決定;這字主要指理性的思考與判斷。承上文,小孩子的思考方向,很容易受感覺或心情所左右,而其道理的考慮,也往往相對簡單或過分簡單;因此,小孩子較容易受騙。經文指出:當人長大成人時,就會把小孩子的事情丟棄了。「成人」原文aner,也翻譯成「人、丈夫」,尤指比青少年年長的成年人。
對保羅來說,既長大成人,就要把小孩子的道理丟棄。筆者理解,成長中的人,是需要學習有關成人的世界和道理;然後,逐步把孩子的道理丟棄。經文提到小孩子的語言,感性、理性,以及作決定的模式,很可能是在邀請信徒去思考成人的語言,感性、理性,尤其是如何受神的話語影響,而作出改變。舉例而言,小孩子有很多問題不能夠解決,所以他們很可能採用逃避的方式,去迴避各種問題。但當人認識聖經,相信神的話,也順從那位幫助人的神,這種逃避問題的習慣,就需要被丟棄了。人可以不再被不同的問題所淹沒,因為有一位比各種問題都大的神,祂所賜的智慧和能力,能夠幫助信徒解決不同的問題。因此,福音叫人相信耶穌的意義之一,就是使人領受主的恩惠,以致學會面對和解決不同問題,從而叫人長大成人。這是需要信徒一步一步學習的;始終,神是不斷叫人成長和突破自己的。
學習新的,捨棄舊的,往往是人經歷轉變和成長的關鍵。不過,有時候信徒必須要捨棄牢固的舊東西,才能夠學到新的。其中一個關鍵是:當人認為小孩子的一切是很好的時候,就往往缺乏了動力去長大和改變了。換言之,信徒要因為學習到神的話語,而改變對小孩子世界的評價;留戀過去甚麼美好的心態,以經文的理解,是信徒須要剷除的惡習。
思考問題:
1) 你覺得自己容易受騙嗎?如容易受騙,你有甚麼方法使自己不再受騙呢?
2) 你感覺到神鼓勵你要成長和改變嗎?如有的話,你近來需要在哪方面成長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