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年 第七十六天

分辨痛苦的來源

「愚妄人因自己的過犯和自己的罪孽,便受苦楚。」(詩107:17)

人世間一切的苦楚,不都是由個人自己的罪惡而起,但有些苦楚的確是人自己犯罪的結果。人要避免兩個極端:一、認為自己經歷的一切苦楚,都是因為自己的罪過;因為有些苦楚明顯是由別人引起的,與自己的關係不大。二、認為自己所經歷的苦楚是跟自己所做過的一切都完全無關。有這種認知的人,是難以反省自己過犯的。

初信主耶穌,特別想從愚昧變成智慧的人,先要多多思考自己所受的苦楚,是不是由自己的罪過所引起。這需要人首先使自己有正確的感覺,覺得苦難是真的使自己痛苦的,而需要處理的;因為有些人自小到大都經歷很多艱難和痛苦,他們習慣了很多不正常,又使人痛苦的事情。在信主之後,他們往往也會覺得苦楚是人生的慣常事情;結果,很容易忽略了神以苦楚提示人悔改的訊號。

實在,如果真神以苦楚去提醒人悔改,就是神對罪人的憐憫;因為罪人可以在世上享受美物,大享長壽;最後,落在永恆的地獄裡受苦。由此可見,罪人不一定要在世上受甚麼苦楚。相反,如果人犯罪之後,真神便叫人很快受苦;或許人因為苦楚而有所反省,悔改一己惡行,歸向真神,更可以脫離地獄的永苦。

的確,這些痛苦的經驗,可以使人的愚頑得以被改變過來,變得更有智慧。人按自己的心意行事而沒有困難,是很難反省和改變的。這些困難和苦楚,就是叫人不要再跟隨自己一貫錯誤的做法,而去接受神警戒人的慈悲行動。當然,如果人是聰明的,在順利亨通時也反省自己的過犯;這樣,神就不需要用苦楚為訊號,去提醒人悔改歸正了。因此,信徒要分辨痛苦的來源,更要分辨自己所做的,是否在神眼中看為正、看為善的。經文中的「過犯」是指人做錯的事;「罪孽」則指罪過及其延續的影響力。總而言之,信徒要脫離過犯和罪孽,順服神,人生就自然會少些苦楚了。

思考問題:

1) 你覺得有些苦楚,是根源於自己或別人的過犯嗎?如是者,你會怎樣分別這兩者呢?

2) 沒有苦楚時也反省自己,棄惡從善;你樂意這樣做,而使自己將來少受苦楚嗎?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