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年 第三十三天

公義或彎曲

「我口中的言語都是公義,並無彎曲、乖僻。」(箴8:8)

這節經文中的「我」是指擬人化的「智慧」。她在發聲,表明自己的公義。「公義」原文tsedeq,指「公平、正義,泛指一切正確的事,包括公平交易,正義的管治,公正的律法等,並神的本性,由祂帶來的得直、得釋放、得勝、興盛,因為公義而得救之民眾」等意思。「彎曲」,跟日前的「彎曲」(撒下22:27),原文都是pathal,指「扭曲」,並可以有「與人相爭」(創30:8) 的意思。「乖僻」原文 ‘iqqesh,與前文的「乖僻人」是同一個字。

日前提到掃羅王扭曲神的吩咐,不肯完全地順服祂,他的心就彎曲了。舊約中的扭曲,有更廣闊的意義,是指一切脫離了神公義的人和東西。從上段的解釋中可見,交易不公、管治不義、法律不正義等不正確的事情,都可以帶來扭曲。因此,部份歐美社會經歷上千百年的聖經教導薰陶,其社會普遍較為公平和正義。當人們心裡面接受神的公義,不單改變信徒的言行,從而成為蒙神賜福的人,更可以滲透社會各個層面,從而帶來社會性的改變。

人其中一個扭曲的根據是:知道正確的,但不去做;或相類似,知道不對的,仍然去做。按本節經文而言,這就是缺少智慧,或者可以說是反智慧的表現。因為凡是正確或是對的事情,都蘊含了有價值或屬天的道理。當人漠視有價值的道理而不遵行時,往往有其他被認為是更重要的考慮,例如是方便、傳統、潮流、個人利益或順應別人的權威等等。彎曲的人,不聽從真正有益和有價值的道理;他們是聖經所指其中一種永不能得救的人。

不少地方的家庭生活,都是不講道理的,是培養人心思和情感彎曲的地方。如前文提到的掃羅王,很可能也是生活在這些家庭中,甚至可能遺傳了家族的詛咒 (士19-21)。相反,大衛在未作王之前,長時間離家牧羊,似乎較少受到家庭負面的影響。因此,人如果要過公義的生活,甚至要認真相信耶穌,以致得福,必須要檢視家庭而來習慣中,有沒有不符合神公義的東西。靠著耶穌和其他信徒的幫助,脫離惡習,脫離一切不講道理、不理智,並清除不符合神公義的信念和做法,信徒才可以踏上得勝之路。

思考問題:

1) 面對社會中的不公義,你較多是被動的受影響者,還是改變社會的人呢?為甚麼呢?

2) 你清楚自己家中有哪些不講道理的地方嗎?你已經脫離了它們,並按照神的話語糾正了嗎?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