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年 第二十二天

親近神、領受公義……

「誰能登耶和華的山?誰能站在他的聖所?就是手潔、心清,不向虛妄,起誓不懷詭詐的人。」(詩24:3-4)

前文提到:信徒要親近神,領受祂公義的判語。但誰能夠親近神呢?就是進到聖所,朝見真神的人。本日的經文講得很清楚,這不是有關禮儀,如獻甚麼祭物等;或是出身的家族,如利未祭司家族等,而是自己的言行是否清潔和純正。此節經文指出信徒怎樣在心靈層面,也是日常生活的層面,持守公義和正直,以致可以親近神;這主要有四方面。

手潔的「潔」,原文naqi,指「清潔、乾淨,沒有罪咎、懲罰或欠債」的意思,意即手不做壞事,沒有罪惡,不被追咎。這似乎很清楚,經文指的「手」,並不單是指雙手,而是指人的力量,並平日實際做的事務,都清潔而沒有犯罪。

心清的「清」,原文bar,指「誠懇,純正、乾淨,虛懷」的意思。心靈清純,向神誠懇和謙卑的,可以領受祂的判語。這字提醒我們,心靈要清潔,也要虛懷若谷,去接受和順從神一切的話語。

不向虛妄。「虛妄」原文shav’ ,指「虛假,空虛、無價值,虛謊」的意思,這字也用來指拜偶像的空虛。的確,人可以沒有愧疚,虛懷若谷地去拜偶像。不過,這些拜偶像的人卻不能夠親近至高的神。如果人以拜偶像的心態去信耶穌呢?筆者相信,那可能引來名叫耶穌的邪靈,所以,信徒要小心。

不懷詭詐。「詭詐」原文mirmah,指「奸詐、欺騙、不誠實」的意思。經文的意思是當認真說話時,沒有任何不誠意,或騙人的意圖。人怎樣能夠分別真假、有價值或無價值的呢?關鍵就是遵循神的智慧。從這節經文引申所指,信徒也可以講笑話,只不過,要確保聽眾知道是講笑話就是了。以上這節經文顯示,信徒要真正親近神,就需要留意平日如何工作,如何與別人相處;當中的誠實,立心如何,是很重要的。

思考問題:

1) 以上四項,你覺得最難做到的是哪一項呢?如有一項或以上的問題,你怎樣可以靠主解決呢?

2) 你覺得要一生堅持做到按照經文教導的四方面,祕訣在哪裡呢?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