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年 第六十天

智慧與愚拙

「人不可自欺,你們中間若有人在這世界自以為有智慧,倒不如變作愚拙,好成為有智慧的。」(林前3:18)

經文中後段的「變作」,原文中是指「要已經把自己變成」的意思。使徒保羅的意思是要信徒把先前錯誤的自我概念拆毀,不再認為自己是有智慧的;反而,要認為自己是愚拙的,好去渴求和領受神的智慧。的確,任何信徒若果覺得自己在世界上有智慧,卻不謙卑自己,而做教會領袖的話,只會為他人甚至自己帶來災難。因為已經有些人把世界的智慧硬塞在信仰群體中的情況;結果令未信者覺得:信耶穌和不信耶穌之間都沒有甚麼大的分別。這些看重屬世智慧的人,明顯地貶損屬靈的真理,混淆視聽,絆倒屬靈小子;最終,他們必定會遭受到耶穌嚴厲的懲罰。

經文提醒我們:「不可自欺」,即不要用世界的智慧,去測度屬靈的智慧;更不可以把世界的智慧,嘗試當作屬靈的事情。舉例而言,曾經有人用商業領導學,運用於教會等機構的領導中。筆者認為大部份是失敗的,因為教會等機構的使命不是追求利潤,也要人心靈的誠實去運作的。話雖如此,以世界的智慧去瞭解世界中的事情,有時候是可行的。

此外,人若自滿於缺少智慧,要變成能夠領受神智慧的,也是困難的。因為這類人不單只要開闊自己心靈的空間,包括要逐步記得有關的智慧;也需要改變自己慣常的思考和做決定的模式,以盛載和應用神的智慧。有些人可能要從隨心所欲,即興做決定,轉變為先思考、研究和祈禱,然後,才作決定。相類似,曾接受世界的智慧,渴望轉變成有屬神智慧的信徒,也要一步步改變自己的思考模式,由利用世界的智慧,轉變成為跟隨屬神的智慧。信徒由掌控者變成跟隨者,心態上需要有很大的轉變。無論如何,信徒要在神面前承認自己的愚拙,繼而捨棄愚拙,才能夠真正持久地領受神的智慧。

思考問題:

1) 你覺得自己有多少世界的智慧呢?你所有的屬世智慧,究竟有甚麼可以用於永恆的用途呢?

2) 要在神面前,自變愚拙,以領受和運用神的智慧,你是否樂意呢?何解呢?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