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年 第十天

渴想神的人

「我羨慕渴想耶和華的院宇,我的心腸、我的肉體,向永生神呼籲〔或作歡呼〕。 」(詩84:2)

上文中的「羨慕」,原文kasaph,指「深深渴求」;「渴想」的原文是kalah,指「到最後,要完全,筋疲力竭」等意思。經文顯示作者極度渴求神。「院宇」,原文chatser,也常譯成「村莊」;神的院宇,是義人居住的地方 (詩84:10),也是向神獻祭的地方 (詩96:8)。信徒對神的渴慕,可以消減人對其他人、事、物的渴慕。如經文示意:深深渴求神,去到盡處,是可以叫人脫離很多偏情、私慾,以及其他錯誤或歪曲的渴求的。

極之渴想神院宇的人,很可能是渴望進到屬神義人的群體中,並脫離惡人和一切邪惡的詭計。詩人可能感覺到與神分隔,距離神很遠;甚至被很多惡人所包圍,心感孤單;所以,他的身心都向神呼喊。「呼籲」原文ranan,指「呼叫、呼喊,歡呼」的意思。如果這字解讀成「歡呼」,則指詩人為到神的美善和祂奇妙的工作而興奮地高聲感謝祂!

前文提到大衛在乾旱疲乏無水之地渴想神;此節經文則是遠離神的人,甚至感到孤單的人,向神大聲呼求。前者是環境的困難,本節經文則指人在心靈的需要下,大聲向神呼求。昨天和今天的經文,似乎可以概括了人不論在物質或心靈的缺乏下,都需要渴想神,懇切地向祂祈禱。的確,此系列的靈修資料,就是邀請人在眾多的困難,或令人分心的東西面前,培養自己渴求神的心。的確,信徒如果遇到問題時也不渴求神,信仰就變得可有可無了。

作者指,他的心裡和身體都向神呼喊。還看今天,信徒每日抽數分鐘時間,看看這些靈修資料並不足夠;你還需要每日撥出時間,向神祈禱,最好是開聲祈禱。因為開聲祈禱能夠使人更加集中,要向神禱告的大小事情,也更加容易記得;當神應允你的祈求時,就可以向神獻上感恩的讚美,向神歡呼了。

思考問題:

1) 你覺得自己極度渴求神嗎?如果不是極度渴慕神,你想怎樣靠主處理其他阻礙你渴求神的東西呢?

2) 你習慣開聲祈禱嗎?若未習慣,試試在每一日都找一處安靜的地方,先練習一個人開聲祈禱吧。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