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年 第四十八天
謙卑聽智慧
「驕傲來,羞恥也來;謙遜人卻有智慧。」(箴11:2)
「謙遜」原文tsanua,也可以譯為「成為謙卑、低下、謙和」的意思。經文指謙遜是一種與驕傲相反的態度。驕傲必定帶來羞恥,這只是時間的問題,或遲或早必定實現。前文提到,要側耳聽智慧。可能有人會提問說:為甚麼我已經是側耳的了,但也聽不到智慧呢?答案可能就在今天的經文中。
成為低下的人,會有智慧。這是經文的主要信息。經文中的假設,就是:人可以選擇成為驕傲,也可以選擇成為謙遜。那就是說,一個正常、甚至高尚的人,卻要使自己成為低下的,為了要得到智慧。其實,人要自高,有很多方法,包括看自己的出身、家境、財富、學識或成就,甚至與比自己差的人比較一下等,這些人很容易變得驕傲。故此,信徒要真的聽到智慧,都必須要把一切令自己驕傲的東西,包括與人比較的心態,都一一拋棄,才能謙卑在神面前,領受祂的智慧。
當人成為低下,為要得智慧;可能有人會認為這是另一種虛偽。其實不然。因為任何人,除了主耶穌之外,在屬神的智慧面前,就算不是自覺愚昧的,都必定是差一等的。因此,在追求神智慧的路上,每一位信徒都應該有虛懷若谷的謙卑,向耶穌祈求智慧;因為作為下屬的人,往往都是受教的對象。謙卑的人,就是受教的人。因此,前文提到的「側耳聽智慧」,也可能意味著信徒要少講說話,多聽不同智慧的意見。可能,有些愚人在你面前,不停講愚蠢的話;這樣,你就必須要制止他們講那些愚昧的話,你才能有空間去祈求神,聽到祂智慧的話。換言之,謙遜的人不是逆來順受的,也不是任人宰割的,而是排除萬難、決心追求智慧的人。因此,在信徒與別人的相處上,低調的謙卑人,有時候也可以是相當強硬和有力的。
思考問題:
1) 你覺得自己經常在神的智慧面前,選擇成為低下或謙遜的人嗎?
2) 你有決心去排除萬難,去追求屬神的智慧嗎?如有的話,你會怎樣強硬而有力地追求智慧的呢?